7月21日,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:“普京总统将于9月访华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,我们正为此筹备。”至于特朗普总统是否同行?“尚未听说,但俄美领导人在北京会面并非不可能。”佩斯科夫的回应实则暗藏机锋。一方面配资平台在线咨询,他明确否认收到特朗普访华的消息,避免给外界“俄美密谋”的口实;另一方面,又以“不排除可能性”留足余地,甚至暗示会晤需“完成大量准备工作”。这种矛盾表态折射出俄罗斯的深层考量:借中国主场撬动美俄关系。
对俄方而言,在北京会晤特朗普具备天然优势。中俄关系远超美俄的信任基础,可成为普京的“心理靠山”,而中国作为东道主的斡旋角色,或能迫使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。与此同时,美国内部却陷入分裂。《国会山报》紧急发文劝阻特朗普,称其若在北京见普京,将被视为“对俄妥协的象征”,损害美国“道德权威”。尽管克宫态度暧昧,特朗普访华能否成行仍取决于三个关键条件:
一要看中美关系的“破冰”进度。7月11日,中美外长吉隆坡会晤释放转折信号。曾被中国制裁的“鹰派”国务卿鲁比奥,罕见称两国元首会晤“可能性非常大”,前提是“营造良好氛围并取得切实成果”。若特朗普决意访华,必须在关税、技术封锁等议题上展示诚意,否则中方难以单方面铺就红毯。
二是美俄交易的“政治筹码”。俄方早已亮明底牌:停火条件包括,乌克兰需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主权,并承诺“永久中立化”。而特朗普政府试图以部分解除对俄制裁为筹码,换取俄方的“技术性停火”,而非主权让步。双方立场的鸿沟,注定普京与特朗普的会晤需以重大利益交换为代价。另外,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,是绝佳的“外交窗口”。中方已邀请多国元首,普京行程长达4天(8月31日至9月3日),计划出席上合峰会、双边会谈及阅兵式。
特朗普若同期到访,既能依托“共同抗击法西斯”的历史叙事淡化对抗色彩,又可借助多边场合与普京“自然互动”,降低国内政治压力,借北京舞台实现中美俄三国元首历史性同框的画面。普京访华远非“捧场”那么简单。西方制裁下,俄罗斯能源转向亚洲市场已成定局,而开发远东、吸引中资更是经济生存的关键。
若能促成中美俄三方会谈,俄既可试探美国底线,又能向欧洲展示“战略灵活性”,打破外交孤立。特朗普政府近期对中俄合作频频施压,威胁制裁购买俄石油的国家。其核心目标仍是分化中俄。若特朗普成功在北京与两国分别达成协议——比如中美经贸缓和、美俄乌克兰妥协——便能制造“双赢”现象。若三国元首同台,中国则既能彰显对全球秩序的调和能力,又可推动“新型大国关系”实践,重塑“西方vs俄中”的阵营对立困局。
当前形势仍扑朔迷离。普京“必来”,俄方筹备紧锣密鼓;特朗普“可能来”,但需克服三重障碍:国内鹰派阻挠、对俄让步风险、中美实质成果不足;而三方同台配资平台在线咨询,则需“奇迹”——除非俄乌冲突突现转机,或美俄秘密谈判取得突破。即便会晤暂难实现,9月的北京仍将见证一场无声较量:普京的4天行程料将深化中俄能源与远东合作;特朗普若缺席,或借APEC峰会(10月底韩国)弥补。
恒运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